习近平借“权力游戏”台词 对美喊话

习近平主席4月27日在北京与外国领导人的圆桌会议上讲话,引用美国HBO热门电视剧"冰与火之歌:权力游戏"(Game of Thrones)的台词"雪花飘落,白风吹起,孤狼必死,群狼可活"。外界和官媒不乏解读,习近平是"美剧迷",百忙中还喜欢看美剧。这种解读明显忽略习讲这些话的意图,也误读中共领导人对美国和西方文化商品的态度,认为他们坏了自定的规矩。

不少人认为,习近平对外国政要提及 "孤狼必死,群狼幸存",用意是影射川普政府的外交孤立主义政策,与中国展开我赢你输的零和游戏,暗喻美国这样做,很像一只孤狼打斗,最终不会得到好处。而如果美国放弃这一战略,与其他国家特别是与中国一起合作共荣,大家都能存活下来。

习近平引用"权力游戏"作者马丁(George R.R. Martin)着作中的言论,"我们必须确保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不陷入混乱的七国交战",无疑也在向白宫传递信息:美中不要刀兵相见,掉进现代修昔底德陷阱,否则酿成大乱将一发不可收拾。

无独有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月间在克罗埃西亚城市杜布罗夫尼克(Dubrovnik)旧城举行的论坛上,谈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时,也引用"权力游戏"作引子。李克强说,听说深受许多国家年轻人喜爱的"权力游戏"取景地之一,就在历史文化名城杜布罗夫尼克,也就是4月11日举行"16+1"领导人会晤的城市。他希望这部电视剧最终季很快播出结束时,"16+1"合作的新好戏即将开始,而不是结束,因为我们不是"游戏",而是要合作共赢。

李克强说法与习近平如出一辙。讲话最后一句,才是他想向与会的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传达的讯息,即"16+1"合作新的好戏即将开始,而且合作共赢。李克强明显也在暗讽美国当前采取的攻击性和单边主义,想单赢的外交路线。

国家副主席、中共前政治局常委王岐山,过去曾两次推荐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的经典名着《旧制度与大革命》(台湾书名《美国的民主》)。 他担任中共纪委书记期间,还多次向纪检官员们提到美国政治剧"纸牌屋",非常重视剧中"党鞭"的政治角色。王岐山推荐这本书是要告诫中共,改革如果不成功,反而会引发社会革命,危及中共政权。

托克维尔说的旧制度下的法国,即是因为改革而不断引发难以满足的改革诉求,致使社会矛盾激化,最终走向大革命。改革可以产生红利,但改革本身绝不必然就是红利。而他注重"纸牌屋"中党鞭弗兰克·安德伍德(Frank Underwood)的政治角色,很大程度上是剧中涉及无情的实用主义、操纵和权力主题,让他产生共鸣和启示。

王岐山和习近平一起藉反腐与推动集权过程中,或许与剧中党鞭有同样的经历和感受。也就是说,中共领导人提及、引用或推荐美国和西方文化产品的用意,不是出于娱乐,更不是表达对西方文化的热中与喜爱,而是以此传递政治目的和指向的讯息,为特定的政治意图服务。

如果中共官媒附和外媒,将习近平、李克强等领导人,打扮成美国和西方影视的戏迷,极不符合习近平上台后颁布的一系列防范和清除西方文化影响的禁令和规矩,如所谓"七不讲"和"五不搞"等。2012年7月,《党建》发表《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六大挑战》一文,指出中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六大挑战,提到要防范"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 "以文化商品为载体,向社会大众渗透西方的各种价值观"。如把习近平等中共领导人誉为美剧"戏迷",岂不等于让他们为中共其他官员做了不好的表率,带头接受西方文化商品影响?

习近平、李克强想用美剧台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借古喻今,影射川普政府对外政策,也印证中共引经据典的用意,多富于政治指向,不只是出于附庸风雅,取悦予人。中共领导人"喜欢"看美剧,听起来"亲民",却与习近平上任后等防止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的政令冲突。官媒这样宣传,未必有利领导人形象,可能也有违习近平"圣意",给人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错觉。

由此看来,中共官媒今后可能不敢再颂扬领导人成为美剧戏迷,否则导致上行下效风气,自相矛盾、弄巧成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